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

旅游信息化时代,如何定义景区票务系统?

2021-08-16 10:14:33

行业新闻
分享至
      自2016年旅游信息化发展以来,经数据统计得出:除餐饮、交通、酒店三大主要消费,景区门票已成为旅游消费里第四大主要消费体。2018年,中国旅游电子门票年度研究报告显示,过去一年时间,电子门票线上销售总额高达237.64亿元,同比上升26%。这也是电子门票在线交易额第4年持续增长。这意味着,线上预订门票已成为主流智慧景区的重要营收渠道之一。

      那么,问题来了:在旅游信息化时代,景区的电子门票主要是通过携程、驴妈妈、去哪儿等OTA平台销售,这些平台自带流量,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,但是这些平台有的采取抽佣,有的要求低价,所以,门票销售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OTA平台手中。那么,在旅游信息化时代,智慧景区的门票销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?
      经调查显示,随着移动互联网、智能手机、各类应用的发展,线上订购电子门票已经成为了大众接受的方式。但是,我们又无法忽略一个问题:2018年,中国景区门票预订总交易额高达1441亿,电子门票占比仅达16.49%。这说明什么?超过80%的游客在到达景区现场后才买票入园
      同时,我们还发现,大多景区处理线下购票,除了在窗口购票,大多都在现场张贴OTA购票二维码,或者直接告知游客去这些第三方平台购票的方式。 对景区而言,结算是相对方便了些。但不可忽略的是,大部分平台都会要求特价或直接抽佣。按估算2018年的电子门票佣金收入已经达到了20亿元左右。如果平台可以从每张门票赚取5块,一个年流量百万级的景区就将损失500W的利润。
      将线下游客引导到线上,这样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。但在获客成本日益攀升的今天,把流量掌握在自身手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。所以我们建议,智慧景区建设初始最重要的,是要拥有真正属于景区自有的票务系统,真正实现“线下售票线上化”。也就是说,通过建设景区自有的票务系统,将线下的游客引导至线上的官方电子商务平台,实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。
      在门票改革的进程中,江苏路通物联是行业内首次提出重新定义票务,我们认为门票不仅仅是一个买票的工具,他更重要的是一个流量入口。 
      游客不管是在哪个平台购票,最终是在自己的票务系统里出票,每个购票的游客最终通过票务系统留在了景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里,这是一笔日益累加的庞大的无形资产。

      当景区通过建立自己的票务系统,建立自有的私域流量,这些流量还能带动除了景区门票以外交通、餐饮、文创商品、酒店等其他商业业态,带动景区的二次消费收入增长。
      选择票务系统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避免入坑:
      第一,确保每一张门票的收入第一时间是到景区自己的账户上
      这样保证归口的一致性,景区卖了多少票,多少营收,分时分段的销售情况,
包括游客画像等数据都可以统合数据,也便于直观地了解和对比各个渠道的销售情况,给市场运营提供决策。
      第二,和各大OTA平台谈分销制定统一的销售价格策略掌握价格主动权
      在智慧旅游及门票改革的大背景下,景区更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销售策略(特价、免费、折扣等)应对降价带来的冲击。而在与平台洽谈合作的时候,也应该尽可能的按官方的政策销售。

      第三,票务系统要能够灵活适配业务及智能终端升级需求
      随着景区业务迭代需求,比如后期需要增加子景点、演绎票、游乐票、车船票等,票务系统都能灵活支撑。另外,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,后期有新的智能票务设备模块引进,票务系统都要能够完美适配、灵活升级。

      江苏路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智慧旅游全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。公司基于景区全域综合管理系统为基础 ,提供景区网络规划数据融合服务景区智能化建设、商业系统整合、游客服务系统建设、全网营销平台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,目前已经成功为国内30个以上景区提供产品服务。更多有关智慧景区、智慧全域旅游解决方案拨打24小时热线400-666-1947。欢迎致电垂询!

    • 电话咨询

    • 400-666-1947